top of page
Online Companion

潘佳雁、黃富強:網上心理治療助紓精神服務人手問題

精神健康服務一直提倡及早識別和介入,可是早前醫管局最新公布的精神科門診新症輪候時間顯示,過去一年有5.1萬個預約新症,逾七成屬穩定新症,輪候時間普遍比前一年略增,要排隊5至17個月不等。

本港精神健康服務人手雖已增加,惟仍趕不上急速增長的需要。其實人手追不上需求,並非本港精神健康服務系統的獨有問題,外國就積極發展網上心理治療模式,作為緩解服務需求急增的輔助方案。

輪候時間太長、醫患比例偏高等問題,當局已積極從政策層面着手解決。筆者團隊嘗試從另一個本港較少探討的角度,以精神健康服務的治療模式,思考應對問題的更多可能性。


降求診門檻 鼓勵及早治療

及早求診和治療,是應對情緒病的重要一環。為什麼病友發病初期,雖然感到症狀帶來的困擾和痛苦,仍拒絕尋求治療呢?原因之一是病友即使願意求診,都要面對種種難題。

若求診私營精神專科或臨牀心理學家,每節治療費用動輒上千元,一般市民難以負擔。病友可能求診三數次後,會因後續治療費用高昂而終止治療。

而假如病友求診公營醫療系統,就要有非一般的耐性排隊輪候。過去一年預約公營精神科門診的新症中,除了緊急個案可於一周內診治,半緊急新症則要等近一個月,佔多數的穩定新症更要等5個月甚至超過一年。可以想像,穩定或初發的病友由求診等到就診,很可能已出現延誤治療及病情惡化情况;倘病友在等待過程中卻步,漫長的輪候時間更如一盤冷水,熄滅了患者本來想求醫的小小動力。

因此,方便、便宜的治療服務,降低求診門檻,才能幫助有需要的人更快更易接受治療。其實針對有輕至中度情緒病症狀的穩定患者,非藥物的心理治療也是不錯的選擇。而近年臨牀心理治療的介入方式,已透過創新科技,發展出應對不同情緒病的網上治療服務。

網上心理治療提供的靈活性、便利度、私隱度及減少交通時間等好處,切合很多病友的需要,讓他們安坐家中,都能及時接受心理治療,處理情緒問題。若服務機構評估篩查後發現合適病友,可轉介網上心理治療服務作為選擇之一,便毋須因輪候而窒礙患者的求診進程,真正做到及早發現、及早治療的精神健康服務理念。


網上指導治療 優於自助模式

顧名思義,網上心理治療(internet-based interventions)是通過網絡技術提供心理治療服務,分為自助和混合(自助加指導形式)兩種模式。自助式網上治療是針對不同情緒病製作網上套材,以影片、聲音、文字、圖片、練習等不同形式,配以個案示範,讓參加者自主學習各種技巧,應對情緒問題。

混合模式的網上治療除了自主學習之外,還會提供治療師指導支援,透過實時視像、面談、電郵等形式,提供多元化的指導和支援,引導參加者將自主學習中學到的技巧,更好地處理情緒問題。病友好像學習駕駛一樣,專業人員的解說和示範固然重要,但仍要當事人自行實踐及練習,才能改變固有思想及行為模式,達至改善情緒的效果。

有人不禁會問:將傳統治療形式網絡化,會否影響治療效果?網上心理治療服務在北美、英國、瑞典及澳洲等地已發展二三十年,愈來愈多研究顯示,網上心理治療——特別是混合模式的網上心理治療——效果跟傳統面對面的心理治療相若(註1)。而且,英國牛津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,網上心理治療可節約至少一半治療師的時間,而達到與面對面心理治療的相同效果(註2)。

現時經實證有效的網上心理治療,已涵蓋各種不同情緒病和精神病,包括抑鬱症、焦慮症、驚恐症、創傷後壓力症、強迫症、躁鬱症等。治療手法以網上認知行為治療最為主流,其治療成效被廣泛驗證。可是基於文化及語言差別,這些外國治療套材並不完全適合本港病友,需進行本土化的改編和實證研究。


減時間人手 治療效果不減

在香港,網上治療模式的發展相對滯後。3年新冠疫情,令本港精神健康服務業界意識到網上治療的重要性和即時性,紛紛發展各種不同形式的網上心理治療模式。

筆者團隊過去4年研發了針對港人的抑鬱症、社交焦慮症和大學生心理壓力的網上認知行為治療計劃,服務了超過900人;服務內容包括網上認知行為技巧自學訓練、與治療師面談(視像/現場/電話)、虛擬實境暴露治療等。所以,利用科技輔助,將部分輔導內容網絡化,可大大節約治療師的時間和提升工作效率,做到用最少的資源服務最多有需要人士,而治療效果不減。

由此可知,在與傳統治療模式效果相近的基礎上,網上治療不但解決部分患者的心理障礙,減輕他們對求診開支和時間的顧慮;對精神健康服務系統來說,亦可紓緩現時服務人手的不足,讓專業人員利用科技幫手,服務更多個案,從而改善輪候太久等問題。

當然,網上模式亦有其限制。對於不熟悉使用網絡或手機應用程式的人,可能會遇到較多技術問題;上網配件不足及地點不適合,也可能影響治療進程。不過,整體上本港網絡使用普及度已逾九成半,加上精神健康問題日趨普及和年輕化,網上治療模式無疑是一個可行並有效的輔助治療選擇。


輔助治療方案 達至醫患共贏

當然,如何將大學研發的網上治療平台推廣至本港精神健康服務系統,讓更多有需要者得益?如何培訓本港精神健康服務提供者,更多使用網上治療平台提供服務?以什麼形式和比例混合自助及指導治療,以達至最佳效果?更重要是,怎樣在服務流程中引入網上模式,讓患者更易更快得到治療?這些問題亟待進一步研究和討論。

不過肯定的是,結合線上線下的心理治療服務,不但可為醫患提供雙贏方案,亦為精神健康服務系統目前面對的難題,帶來解決問題的一線曙光。


註1︰Carlbring, P. et al. (2018). Internet-based vs. face-to-face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psychiatric and somatic disorders: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, 47(1), 1-18.

註2:Clark, D.et al. (2022). More than doubling the clinical benefit of each hour of therapist time: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internet cognitive therapy for social anxiety disorder. Psychological Medicine, 15, 1-11.

作者潘佳雁是浸大社會科學院社會工作系副教授,黃富強是浸大社會科學院社會工作系講座教授

(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,旨在指出相關制度、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,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,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,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、不滿或敵意)

[潘佳雁、黃富強]


資訊來源:明報


63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mentaires


bottom of page